今年的台北美術獎在盛大的期待中卻讓大家期待落空了。台北美術獎迄今已經超過數屆,有別以往選出數位獲獎人的鼓勵辦法,今年首度將首獎金額提高,而人數縮減為僅有一名,並打破媒材的限制,造成有史以來最多的報名件數。而今年更特別的是將六位候選人現地佈置的展場也列入評審範圍之內,更是頗有新意,讓人驚喜連連。
本來今年台北美術獎的呼聲就很大,除了幾點創新的賣點之外,不知是主視覺操作的問題或是候選人本身就不吸引我,筆者近幾年養成的壞毛病,就跟看連續劇也是要選編劇、導演跟看男女主角賣點一樣,看展覽也是會挑那些big name或是familiar name來看,無形中減少了許多看展覽的樂趣也錯過了許多。當然我的功力還不到可以為藝術家抬轎的程度,不過若是要說的話,我就真的是覺得大家若是被往年台北美術獎先入為主的概念影響,將會錯過一個好展覽。我想我至少可以打到三顆星半,值得一訪。
(吳長蓉: 豬五花)
星期日看完丁雄泉特展之後,不抱著任何期待去順便去看了台北美術獎展覽。原本很失望的以為這次大獎落空,應該是六位候選人中沒有哪個特別優秀吧。沒想到看完之後,反而覺得都還挺不錯的真不知道該選誰才好呢!這次將現場展出佈置列為一部份我覺得很棒,就像英國每年的Turner Prize也是像台新藝術獎一樣有提名團,最後於展出空間可以看出許多端倪,而且是我看過北美館展覽動線最流暢的一次,就像一個奇幻旅程般,各個展間之內充滿個別藝術家的特色,連在一起並無衝突感,反而讓人不禁期待接下來的下一件作品。從吳長蓉的萬花筒開始,華麗延伸展台的佈置,和格放影片一起律動的電子音樂在耳邊響起,從展間外可以窺探內部的孔洞現在卻貌似豬隻的鼻子一般,讓人不禁會心一笑,也讓我開始期待接下來的展覽。從上而下的投影穿過走道,下一個展間的影片引觀眾入對面牆縫中的通道進入下一個奇幻世界。
一進入沈昭良的展間,腳下Stage投影與前面的燈箱將觀者反客為主引領到表演者的視角。微暗的房間裡,四件攝影作品以舞台的放射角度般平均延展,懸掛於牆面上華麗的展現夜晚的華麗,紀錄舞台照片剪輯而成的影片隱身於牆面之後播放,彷彿隔絕外面的華麗般,記錄從華燈初上的野台喧囂,到曲終人散的寧靜。
傾斜的小房間,有在流沙上行走的錯覺。踏上不平的表面,有來到數年前北美館伊東豐雄的展覽一般似曾相似,只不過這次我踏入的是營造出來的沙漠風景。牆面上的畫以不規則的形狀展現,超現實的場景和溫和模糊的筆觸,彷彿來到60年代的美國西部牛仔,沙漠上蒸騰的氣溫,讓人只能直勾勾地看著透著天畫板上洞口流洩出來得光線映照著的白色四腳椅,透露出的孤獨寂靜。
Comments